柳伊巴柳伊巴

level

文章

一位古筝专业硕士笔下的潮州筝乐———评《在潮汕的那几天》

陈玛原老师遗韵《柳青娘》三调 二四谱念唱(作者:高百坚)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硕士研究生刘久暄日前与研博采风团来汕头,23日,刘硕士在汕头潮筝发布了《在潮汕的那几天》(以下简称“刘文”),以一个外地学子的视觉看潮汕,谈潮乐,很有意思!作者坦言:“我对潮筝并不熟悉”。的确,刘硕士是学院派青年古筝演奏家,但对潮州筝乐的基本乐理,演奏法,潮州筝乐与语言、民俗关系的表述有些问题。特不揣浅陋,提出与刘硕士商榷。在谈到“活五”五音的音高,“刘文”言:“听林乔老师讲,可以通过用潮汕方言“二四谱”的“五”字的发音来找……,”,“印证了我一直认为的——音乐来自语言,”这句话说对了一半!潮乐理论家郑志伟先生说:“活五调是唱出来的”。活五的“五”是一个游移的乐音,可从潮语的“五”的声调找准音头,但更重要的是唱出腔韵,要“活五”,还要“怨三”,舍此,只能弹出呆板无神的“死五”。关于听郑炳钊先生用“二四谱“唱活五调《柳青娘》:“那怕是一段单薄的旋律,老先生唱起来气息悠长,不失铿锵顿挫,与我对潮筝的刻板印象很不相同,这就是传统音乐的魅力所在吧……”云云。其实,这是对二四谱与潮州筝的一知半解!二四谱的特点是有板无眼,记音简单,强调腔音的文化约定,故潮州音乐一代宗师杨广泉先生有“韵随腔,不随音”之说。活五调《柳青娘》二四谱是调骨谱,如果只读不唱,潮州老艺人称之为“字字明”,也即作者所谓“一段单薄的旋律”,果能读谱生韵,“字字皆活”,你说哪一段旋律单薄?至于作者印象中的“潮筝的刻板”,更是偏见!且不说”二四谱”是潮州弦诗乐、潮州筝的早期记谱法,“声腔生韵、以韵引声”是潮州筝乐演奏之魂,仅就活五调《柳青娘》技法之多变,音韵之繁复,节奏、加花的个性化处理,潮筝刻板吗?再看潮州之推奏法,采花演奏法,手法繁多,灵活自由,潮筝刻板吗?至于“刘文”∶“就像萝卜也可以有很多做法……”恕我愚昧,我真读不懂刘硕士表达什么意思?关于《寒鸦戏水》,“刘文”有这样一段文字:“从开始的慢板,到急板,最后散板拉慢速度收尾,云淡风轻,一气呵成,气息很足。尤其是到后面单催,双催段,极快的速度之下丝毫不乱,甚至还有细节上的处理和微妙变化。让我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许多乐器一起产生的“混合音色”让我耳目一新——其他乐器线条托底,尖利的二弦上下飞舞,实是一种很奇妙的音响体验。”这是音乐学院专才与流派乐师短暂合乐后对潮州弦诗乐的体验和感悟。急板;最后散板拉慢速度收尾;气息:混合音色;其他乐器线条托底,二弦上下飞舞……这是学院派对潮州弦诗乐特色的“专业“理解和表述。我认为:千里迢迢来潮州采风,研习潮乐,应该在潮州文化寻根,学会用潮乐的乐理、演奏法、专用术语撰文表述。《寒鸦戏水》是潮州弦诗乐名曲。弦诗乐是由领奏乐器二弦,弦诗乐之母扬琴、“润滑剂”中音乐器椰胡三大件为主,辅以琵琶、提胡,古筝、秦琴、笛子等乐器组合的潮乐六大品种之一。乐师根据手执乐器的特点,重视腔韵,各有诗(心)谱。框架即兴,死谱活奏,整体协调,和而不同。《寒鸦戏水》是十大套曲之一,曲速三变演奏。弹性节奏,把控“缭舵”。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寒鸦戏水》是标题音乐,抒写昏鸦嬉戏池塘的欢乐景象,潮州乐师演奏时突出一个戏字,也有以“寒”写景,以“戏”抒情的表达。“食工夫茶”,是潮州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摆三个杯与潮筝花指的关系;香茗热茶的待客之道;尊长谦让的美德传承;三五乐友,品茗闻香,或枞韵、或花韵,从中体悟潮州筝乐的一音多韵之美!“工夫茶”、白瓷盖碗、朱泥拉壶、三个杯、“高冲低洒”、“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物杯”……“工夫茶”是潮州民俗文化的载体!“食工夫茶”的时间不是用来浪费的!“刘文”中的“一壶工夫茶”,那叫“大壶茶”,犹如海派潮筝“弹弦滑”的江南韵,一笑!关于“一想到要和当地老师合乐就很紧张”、“与大家踉跄着合了下来……‘安全着陆’。很遗憾自己没能准备的更充分些,和老师们一起‘玩儿’起来,玩儿得的或更开心、尽兴些。”我送给刘硕士的一句话名家之言:“江南丝竹”是磨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孙文妍老师谈江南丝竹〉同理,少一份功利与浮躁,多一分闲情与专一。玩乐寻韵,乐在其中,这才是潮州音乐的自然生态!曹正教授在《指导古筝专业硕士之设想》中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民族器乐理论硕士生,和理论系研究生不同。器理硕士生,务必是‘文武全才’。文,是理论研究。武,是表演技术,两者不可偏废。但侧重点要有所突出。以技术技巧而论由入学前的学习,在经过中学、大学毕业,可以说是有了较雄厚的基础了,但就专业理论来说,两者是不相适应的,因而应偏重理论方面的学习,这便是硕士生的任务。”中国音乐学院硕博团队在导师王中山教授的精心安排下来汕头采风,这是开展地域筝派研习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与本地乐师的多场交流和学习,合奏潮州名曲,由名师带唱二四谱,加深了潮州筝乐的了解和认识,这是良好的开端!对于有更高艺术追求的古筝硕博研究生,要更重视潮州筝乐理论的系统学习、从古谱、文献中探索和研究,重视潮州筝乐的文化传承。身为最高音乐殿堂的高端人才,现代、传统两手都要硬!要能武能文。读好书,勤思考,多动笔,写好文,接过传承传统筝乐文化的班!附录:《在潮汕的那几日》作者:留指仙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去潮汕。这几天下来,我觉得潮汕什么都好,就是天气实在不适应。下了飞机一到室外,一股潮湿夹杂着滚滚的热气“嗡”的一下扑面而来,将浑身上下包裹住,这感觉实在难受。不愧是“潮”州。几天过后,我感觉逐渐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很可惜又要离开了。说实在话,我对潮筝并不熟悉,我生活在北京,总觉得离那里很远,生活习惯也不近,会背奏的潮筝曲目更是少得可怜。去之前,我一想到要和当地的老师合乐,就很紧张……但既然来到此地,便要“摔打”,哪怕摔个鼻青脸肿,也是经历,也是财富。于是也就厚着脸皮跟着大家来了。记得到达第一天就品到了当地的工夫茶,我一尝就尝出来这是我最喜欢喝的乌龙茶,非常喜欢。潮筝的味道,正如当地的工夫茶一样,不紧不慢,余韵悠长,细细品味,才能理解其中风雅。每次喝到这里的工夫茶,我总能想起以前总听的林毛根先生的演奏录音,清醇雅致,流畅清新,百听不厌。临行前,我一直在摸索潮筝中的“活五”音,搞得一头雾水。听林乔老师讲,可以通过用潮汕方言唱“二四谱”中“五”字的发音来找”活五“音的音高。更加印证了我一直认为的——音乐来自语言,尤其中国的音乐,受方言影响很大,我想正是如此吧。看到《请你一杯工夫茶》的谱子,我就想弹一弹。林老师带着大家唱,我便在旁弹着筝。悠哉悠哉的旋律,正如当地人的生活一样,闲来无事便沏上一壶工夫茶,聊聊天,一下午就过去了。让我想起一句话:“有些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当地人还给泡茶的步骤命了名,如“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等,别致有趣,生活中的小事也引经据典,颇具仪式感,讲起来真的很有意思。在林乔老师家中学弹“活五”调《柳青娘》的时候,我第一次在演奏的时候领会到了“活五调”的音高。当自己也摸到了独具魅力的音高的时候,虽心里着实惊喜万分,但仍觉需反复练习深化。我害怕离开了这里,活五音又弹不对了……我突然就在想,这么长的一段旋律(或称主题),为什么这么好听?为什么这么有意思?兜兜转转,如同旋律迷宫……通过重复、变奏、加急、依旧还是那个东西,然并不觉厌烦,这和西方的音乐作品太不一样了。音乐作品中的发展,总要给人以新鲜感,然《柳青娘》或众多传统曲目,却用一种非常简单的办法进行重复,只是每次重复的都不一样。着实太有魅力。我想,但实际人都是人,气息感共通,只是实现的方式不同罢了,在更高的视角看,无论西东。林吉衡先生今年八十多岁了,他讲他手里的竹弦比他年龄还大……想必是传下来的。他的演奏太有感觉了。不过光着脚踩在地板上可能确实更凉快些。合乐的时候,我突然体会到了一种仪式感,很严肃,很正式,音乐仿佛是这里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虽是茶余饭后的活动,但丝毫不敢有所怠慢。那一瞬间有如醍醐灌顶,一股暖流从心里走遍我全身——难以形容的震撼,我也丝毫不敢怠慢了起来。《柳青娘》实在太好听了,我要一直弹!郑炳钊先生看起来很年轻,想必这里气候湿润养人,九十多岁高龄的人皮肤都能保养的像六七十岁的人一样。我仔细观察老先生的二弦演奏,手法十分传统,左手甚至还保留了刘天华先生以前的揉弦方式。当他唱起活五调《柳青娘》的“二四谱”时,那种仪式感突然又出现了,我再次被深深震撼,哪怕是一段单薄的旋律,老先生唱起来气息悠长,不失铿锵顿挫,与我对潮筝的刻板印象很不相同,这就是传统音乐的魅力之所在吧……就像萝卜也可以有很多种做法……汕头潮乐团的演奏是令人难忘的。《画眉跳架》真的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黄飞鸿》系列电影里的音乐,欢快有趣。《寒鸦戏水》的演奏十分精彩绝伦。“头手”的二弦演奏的十分过瘾,乐师们配合十分默契,从开始的慢板,到急板,最后散板拉慢速度收尾,云淡风轻,一气呵成,气息很足。尤其到后面单催,双催段,极快的速度之下丝毫不乱,甚至还有细节上的处理和微妙变化,让我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诸多乐器一起产生的“混合音色”让我耳目一新——其他乐器线条托底,尖利的二弦上下飞舞,实是一种很奇妙的音响体验。与乐师们合乐环节,我选了临行前还在认谱最不熟悉的《福德词》,在从未弹过活五调的调上,与大家踉跄着合了下来……好在第二次终于勉强“安全着陆”。很遗憾自己没能准备的更充分些,和老师们一起“玩儿”起来,玩儿的更开心、尽兴些。记得结束后,我和一位乐师聊天,聊起刚刚的《福德词》,他又不紧不慢的完整的为我唱了一遍,我心里又是一股暖流……记得有一天的安排是我们要去澄海音乐厅演出,路途很远,当地接待我们的几位老师上午来到我们的酒店帮我们拿琴,装了满满一车的琴。天很热,我一想到他们还要开车把琴送到到距离我们很远的音乐厅,还要把琴和架子都拿下来放到音乐厅里,那时应正值中午,气候又那么湿热,我觉得他们真的非常辛苦,而我们只是学生,去演个出,去弹个琴,他们还要在演完出以后安置琴……想起他们不辞辛劳,十足耐心,与热情好客的笑容……我心里一酸,属实不是滋味。这里的人们面朝大海生活,不惧风浪,不畏艰险。耐心细致,义利并重,人情至上。我觉得我不如这里的人,我做不到像他们这样。令我难忘的除了潮乐,还有潮汕人……

高百坚

07-29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期待

“筝坛巨擘 流芳百世” 赵玉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音乐会即将开启

主办单位滨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滨州市文化馆菏泽市文化馆支持单位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滨州市古琴古筝协会滨州市音乐家协会滨州市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艺术顾问阎 丽 杨娜妮 王晓红 张 松策划统筹胡炳阳 薛 峰时间地点2023年8月25日15:00山东省滨州市文化馆群星剧场预约领票胡老师 155 5336 0679(微信同号)巨擘一词,语出《孟子·滕文公下》:“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伸子为巨擘焉”,意指行业的杰出者和领军人。作为山东籍的筝艺大家,赵玉斋先生励精图治,勇于开拓,将山东筝乐带进高校、带到全国、带出国门。他创新累累,桃李芬芳,堪称整个时代的楷模。巨擘美誉,当之无愧。赵玉斋先生卓越的古筝艺术,可谓筝界乃至整个文化艺术界的无价瑰宝,值得所有筝人学子们传承、敬仰和怀念。本场音乐会源起于“山东筝乐公众号”之“纪念赵玉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专题”,历经半年多酝酿,得到各级单位及领导的支持和指导,更有国内众多著名筝家鼎力襄助。正如赵玉斋先生次子赵旭东先生所言:“能在家乡山东举办这样一场纪念音乐会,于山东,于民间,于筝界,都是一件好事,很有意义”。音乐会首先得到了赵玉斋先生弟子和亲属们的大力支持:赵先生唯一的研究生、沈阳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古筝教育家杨娜妮教授,将带领四位爱徒同台献艺;赵玉斋先生的高徒、黑龙江国家一级演奏家张松先生将使用转调筝再现恩师名作;赵玉斋先生长孙女、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副教授赵鲁琴女士将带来祖父的亲授曲目。此外,赵登山先生长子、吉林省非遗传承人赵峰先生将为观众演绎鲁筝名曲。还有全国青年筝家中的佼佼者、山东的好儿女: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多项大奖获得者任洲洋,和中央音乐学院博士、金钟奖获得者杨雨桐,于百忙之中抽身参与音乐会,积极追随先贤的筝艺筝德。茫茫九派流中国,天下筝人是一家,前辈筝家们交情深厚,他们后辈亦多秉承家风。林毛根大师长女、汕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潮筝)传承人林乔女士;河南曹派嫡传、曹桂芬前辈的儿子曹勃先生和孙子曹宇轩先生等诸位老师的友情支持,为纪念音乐会添光增采。而当今山东筝界内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们,也积极参与到音乐会中: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省筝会副会长鲍晓媛女士;韩门嫡传、山东筝派传人韩秀英和殷晗晗女士,山东古筝乐非遗传承人、菏泽市文化馆副馆长祝妍芳女士等等,她们都是致力于传承山东古筝乐的中坚力量。本场音乐会还有幸请到郓城的黎并香先生,他将组团五位民间艺术家,为我们带来山东古筝乐的重要来源——原汁原味的山东琴书表演。所有老师的同心同德和无私奉献,汇聚成一股坚实的力量和情感,倾注于音乐会,流淌出妙指弦音、鲁韵筝声,这是对赵玉斋先生虔诚的告慰,也是对赵先生筝乐艺术最为真切的薪火相传。本场音乐会也将在中国古筝网【直播】,敬请广大筝乐爱好者关注!音 乐 会 曲 目 单山东琴书说唱《白蛇传 祭塔》演唱:王喜各 吴凤芝伴奏:黎并香 黎德雨 张效臣山东琴书是山东地区重要的曲艺品种,它源于明代中期鲁西南菏泽地区兴起的民间小曲自娱演唱形式“庄家耍”。表演形式为多人分持不同乐器自行伴奏,分行当围坐表演,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或对白。山东琴书文化底蕴丰厚,是山东古筝乐的重要来源之一。本场音乐会所呈现的《白蛇传》为山东琴书重要的传统代表性曲目。筝独奏《风晴雨露·风入松》编订:赵玉斋 演奏:杨雨桐《风晴雨露》和《风入松》分别是鲁筝第三大套曲当中的第一大板和第二大板,本场音乐会将两首乐曲联奏。《风晴雨露》作为山东鲁筝套曲中的经典作品之一,旋律优美流畅,细腻雅致,表现了人对大自然变化之感受。《风入松》是鲁筝套曲第二大板代表作品,也是山东民间古曲中的经典之一,描绘出寂静苍凉的山林情趣。筝合奏《曹州古曲联奏》传统乐曲 演奏:祝妍芳 郝红梅 王玉珍此曲由山东菏泽地区(古称曹州)流传的《降香牌》《凤阳歌》连缀而成,地方风格浓郁,曲调明朗流畅,节奏欢快活泼。筝独奏《凤翔歌》编订:赵玉斋 演奏:赵鲁琴《凤翔歌》是山东琴书唱腔曲牌,其主要伴奏乐器是筝、坠琴。筝曲《凤翔歌》在原唱腔基础上,根据筝的技法特点又做了些变化,使唱腔的曲牌器乐化,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筝独奏曲。此曲极具山东派筝派的风格特点,在演奏中强调按、揉、颤、滑、点等传统技法,曲调热烈奔放,满怀激情。此曲是樊西雨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传授给赵玉斋先生的,之后经过赵先生不断修改完善成为根据山东琴书改编、古筝独奏曲中的佳作。本场音乐会所呈现的,为赵玉斋先生1986年口传心授于赵鲁琴女士的版本。筝重奏《陈杏元和番》传谱:曹东扶 演奏:曹勃 曹宇轩乐曲内容取材于戏曲故事《二度梅》,描写了唐代陈杏元和番的曲折故事,表现出陈杏元不愿苟且偷生,以死相争,抗议和亲的坚定决心。乐曲大量运用了大颤、小颤、颤滑、滑颤、游摇、揉弹间奏等河南曹派筝所特有的左手技法,如泣如诉,婉转哀怨,柔肠断,催人泪下。筝独奏《汉宫秋月》传统乐曲 演奏:赵峰《汉宫秋月》为极具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之一,乐曲为五声宫调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演奏技巧,速度缓慢、细腻多变。在中低音区表现人物的姿态和内心,高音区的回旋奏鸣,一唱三叹,生动地刻画出秋夜明月下,宫女们寂寥清冷、无限惆怅的情景和心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筝合奏《包楞调》创编:韩庭贵 演奏:韩秀英 殷晗晗《包楞调》为山东筝派韩庭贵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乐曲取材于山东成武的传统民歌,运用多种演奏技法创编而成。乐曲惟妙惟肖地模拟出农村妇女纺织棉花连绵不绝的楞楞声,曲调舒展开阔,尽现浓郁的山东民间音乐风格,表达出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筝合奏《高山流水》编订:赵玉斋 演奏:胡炳阳 于坤 李柔洁 王子涛 彭千慧 彭文慧《高山流水》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山东派传统筝曲,形成有多个演奏版本,本场音乐会采用的是赵玉斋先生演奏本。全曲由《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组成,曲调和谐流畅,节奏活泼欢快,通过对自然美景的形象描摹,暗喻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人生妙境。筝独奏《喜庆》作曲:赵玉斋 柴珏 演奏:张松《喜庆》是1978年赵玉斋先生重新站上教育讲坛之后创作的两首作品之一,乐曲采用了东北民间音乐的曲调,通过热情欢快的节奏、浓郁地道的韵律,充分展现出节日庆典的热烈气氛,揭示了作者长期深受“四人帮”的政治迫害,最终获得了解放新生而抒发出的畅快心情。此次音乐会的演奏用筝为七十年代东北营口乐器厂研制的二十五弦脚踏转调筝,殊为珍贵。筝重奏《碰八板》传统乐曲编订:韩庭贵 韩秀英演奏:鲍晓媛 韩秀英 祝妍芳 殷晗晗碰八板是菏泽地区特有的乐种,由两人或多人分声部同时演奏不同的乐曲,彼此自然地碰撞在一起,弱低强起、互分互合、起伏错落,产生出多姿多彩的复调效果,听感新颖有趣。此次是移植韩庭贵先生和韩秀英女士在1983年参加泉城之秋音乐会时的演奏版本,运用两张二十六弦筝演奏,增强了古筝在音域上表现力和层次变化。筝重奏《琴书》作曲:姚怡订谱:陈天航演奏:鲍晓媛 许平航 王艺寒这首创新作品是根据山东南路琴书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作品充分展示了南路琴书音乐所独有的音乐语汇和鲜明的风格特征。作者希望通过对山东筝乐的主要来源——山东南路琴书音乐的发掘,为山东筝派的发展和创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筝独奏《四段锦》创编:赵玉斋 演奏:任洲洋《四段锦》是赵玉斋先生根据《清风弄竹》、《山鸣谷应》、《小溪流水》、《普天同庆》四首“八板体”曲式的山东古曲改编而成,通过连缀的形式,按照慢板、快板、中板合集的部署组成。描绘出一副风景优美的山水画卷,抒发了人们对锦绣山河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筝独奏《寒鸦戏水》传统乐曲 传谱:林玉波、杨广泉整理:林毛根 演奏:林乔《寒鸦戏水》是潮州传统乐曲,潮州音乐十大套之一,是一首著名的潮乐“重六调”名曲。乐曲旋律优美,“头板”清畅委婉,“拷拍”活泼跳跃,“三板”轻快舒畅,描摹出寒鸦嬉戏于池塘的欢乐景象,寓意勇于笑对寒霜的高贵品格和情操。曲调清新的《寒鸦戏水》,是一首诗情画意的曲子,人们戏称它是潮州的州歌。筝重奏《莺啭黄鹂变奏》创编:杨娜妮演奏:杨娜妮 张德伟 吴伟强 何嘉诚 于扬威山东筝曲《莺啭黄鹂变奏》,是赵玉斋先生根据山东筝十大套曲中第一大套曲第三首乐曲(即称大版第三)《莺啭黄鹂》创编而成。《莺啭黄鹂变奏》重奏是杨娜妮教授根据赵玉斋先生的这首乐曲在不改变旋律和演奏风格的基础上,运用了民间的变奏手法完成,再现了中国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的演奏形式。筝合奏《庆丰年》作曲:赵玉斋 演奏:杨娜妮 张松 赵鲁琴等《庆丰年》这首脍炙人口的古筝名曲诞生于1955年,是赵玉斋先生根据山东古曲《太平年》和《老八板》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乐曲运用了双手交替演奏和弦来描绘旭日东升的壮阔场景,用双手演奏技术拉开了乐曲序幕并贯穿全曲。乐曲将传统演奏技法和双手演奏技术和谐地共融一曲,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喜庆丰收的场面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庆丰年》开创了古筝双手演奏之先河,在中国古筝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筝闻速递 发布

08-25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TA关注的人

TA的粉丝

暂无粉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