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4第八届“央音”青少年艺术展演民乐类讲座回顾

2024第八届“央音”青少年艺术展演已经在中央音乐学院顺利开幕。整个展演系列活动中,不仅有孩子们积极精彩的表演,也有教授们精心筹备的各类讲座,大师将携手充满憧憬的小朋友们同行,走向音乐艺术的舞台和殿堂。在中央音乐学院的舞台上聆听音乐和听取教授们的分享,将是一次难得的专业性学习与幸福的体验。


 黄伟杰 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博士在读


《古筝演奏中的气息运用》


《古筝演奏中的音韵表达》


《古筝演奏中的情感寄托》



黄伟杰老师为大家带来三场古筝专场讲座,分别從古筝演奏中的“气息运用” “音韵表达”及“情感寄托”三個层面,与大家分享个人演奏体会。


在气息运用上,黄老师提到中国音乐哲学思想,强调“气韵生动”及“人琴和一”的极高境界,如能将“气息”与“演奏”相融,便能使演奏更加生动。


黄老师在现场透过实际引导,带领大家掌握气息吐纳,再从气息的“速度”与“力度”,延伸至筝乐作品弹奏。


在音韵表达中,黄老师认为在传统筝乐作品演奏,“右手表音、左手表韵”是古箏彈奏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因此更須注重左手作韻技法。借由“多听、多唱、多奏”,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独特且深远的艺术魅力。


而在古筝演奏中的情感寄托,黄老师则说到每一首乐曲都有該曲所想表達的思想感情,无论是描述自然情景或是对人物精神刻画,每一位参展选手都应该为作品进行画面联想,从中调配出独特的色彩,借由双手指尖的拨奏,勾勒出最动人的音声色彩。


黄老师生动的讲座,使参展者及家长们收获良多。


 胡玉林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副教授


《“三边模型”融汇管韵新声》



讲座之初,胡老师从吹奏乐器的历史讲起。笛子是最早的吹奏乐器,距今已有九千多年的历史。到了第二个阶段,出现了用竹子制作的笛子,但没有笛膜。直到唐代,出现了带有笛膜的七星管,逐渐确立了如今“横吹是笛,竖吹是箫”的说法。如今,不同笛子的长短形状、音色、笛膜、材质和吹奏方法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接着,胡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循环换气的四个步骤,并介绍了吹奏笛子的多个要领,强调了腹部用力对于气息的重要性。随后,胡老师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三边模型”:一是基础边,即乐器本身的品质;二是经验边,即技巧、方法等吹奏经验;三是感悟边。这三条边共同构成了支撑演奏稳固的三角形。


最后,胡老师指出了笛膜对于笛子声音的重要性,为大家吹奏展示了松、紧还有不松不紧的情况下笛膜的声音,讲解了针对笛膜不同状况的调整方法。胡老师的讲解让大家对笛子等一众中国民族吹奏乐器有了更多的认识。


 吉炜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


《如何处理古筝作品以及常见问题解析》



在本场讲座中,吉炜老师为大家讲述了古筝的历史、美学内涵、音乐处理以及演奏技巧等问题。首先,吉老师提到古筝从战国时期就不仅存在于宫廷,更受到民间大众的喜爱,因其唯美的多变的音色、乐器的演奏形态、还有众多的古筝曲目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非常符合着各个时期我国人民的审美需求。


随后,吉老师进而谈到了古筝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国传统音乐注重体现人文精神,音乐的节奏处理较为自由。因此气息的把握尤为重要,用“气息”通过音的演奏呈现出“气韵生动”的音乐意境。不同风格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音韵及气韵特点,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乐曲的演奏,都首先要建立在对其风格的准确把握和具体分析上。


而后,在演奏技巧方面,吉老师强调了弱奏、快板等技术问题,她提出了弱奏其音质是“实”的,不能为了弱而忽略音的质量;而快板是最能体现技巧性的片段,但快板的目的是音乐的表达而不是炫技,音乐情绪依旧是处理曲目的关键,演奏者需要用小关节运动并控制住手臂,因为手臂摆动会扩大运动范围,由此导致额外的劳累并影响速度。


此外,吉老师在指导古筝协奏曲时,强调了古筝与乐队或其他乐器对话的重要性,她认为演奏者要时刻倾听自己与他人的声音。本场讲座使参展者及家长们明白了应当如何处理古筝作品,并知晓了一些练琴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卢书新 中央音乐学院文艺宣讲师


《古筝——“气”、“韵”、“技”》



在本场讲座中,卢书新老师首先强调了弹琴坐姿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弹琴最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随后,卢老师讲述了古筝中的“气”,即呼吸,他将“呼吸”生动地比喻为写作文的段落起首,认为音乐的呼吸与作文的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相通,一般在古筝中起手吸气、落手呼气,并总结道,呼吸时我们应当手高肘低肩放松。


其次,卢老师从流派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古筝的“韵”,并分析了按滑音与颤音两大技术在作韵时应当注意的要点,例如在按音时左手手腕不应过高;


最后,卢老师基于大家常见的技术误区为大家讲述了古筝的“技”,例如左手与右手的位置对于技术发挥的影响,再如速度、力度控制对于演奏的影响。


通过本场讲座,参展者及家长们明白了应当如何把握古筝的气、韵、技,做到眼随心走,心随乐动。


 程皓如 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师


《俯身修行与纵身共情——习筝规划与演奏实践分享》



程老师首先指出,俯身修行即是音乐基本功的修行,有了扎实的演奏技术作为基础才能投入到音乐的表达之中。每个琴童都有一个培养基本功的黄金阶段,如果错过这个打基础的时期则会使演奏进入瓶颈,所以要经常复盘自己的演奏,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及时改正。


接着,程老师从自己的学琴经历谈起,同大家探讨了学习音乐的目的,以及如何结合技术做到演奏的“纵身共情”等诸多问题。首先,要将基础的演奏坐姿、戴指甲和弹奏单音的方法做到规范;其次是把正确的演奏方法带入练习曲的练习中;再次是要学会处理乐曲,掌握传统乐曲的韵味和现代作品的风采,了解不同流派和时期的作品以及背后的知识。与此同时,要多多观摩和赏析好的音乐演出,建立起对好的声音和好的作品演绎的认知。


最后,程老师指出了当今古筝学习者在曲目选择方面的四个问题。一是拔苗助长,演奏技术跟不上曲目难度;二是飘忽不定,演奏的速度忽快忽慢;三是照猫画虎,处理粗糙;四是加戏太多,肢体语言过于复杂。通过本场讲座,小朋友和家长们加深了对古筝基本功练习的重视程度,并对技术与音乐的结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樊薇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教授


《弹好琵琶需要培养的几个习惯及要素》



在讲座一开始,樊老师首先从琵琶的由来和悠久的历史讲起,并为大家介绍了“无锡派”、“崇明派”、“平湖派”、“浦东派”和“汪派”等我国南北方多个琵琶流派。


接着,樊老师指出了优秀的琵琶演奏家要具备的四个素质:一是运动员的素质,需要速度、力量、灵活性、控制力等,这是演奏音乐应具有的基本功;二是建筑师的素质,比如要注意层次感、色彩感和线条感;三是哲学家的素质,音乐中的情感与理性、松弛与用力,这些是演奏者考虑处理乐曲的依据;四是诗人的素质,因为音乐艺术本身就充满着诗意。


随后,樊老师通过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练习曲和乐曲的示范,为大家详细解读了琵琶演奏中弹挑、轮指、摇指和左手诸多技法。本场讲座中,樊老师将自己三十年的教学的心得与演奏经验传授给了现场的观众们,让大家充分了解了琵琶的多种演奏技法以及如何运用,使大家对琵琶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叶钰昭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扬琴演奏员


《高效练琴策略》



在讲座之初,叶老师首先强调了练琴的重要性。他为大家总结了弹琴和练琴的“四到”:一是想到,大脑对音乐效果的想象是第一步;二是看到,既包括看谱也包括看手型和乐器;三是做到,要让手的动作能够支撑自己对音乐的构想;四是听到,能够通过耳朵辨别并控制声音。做好这四个步骤将是一个良好的循环,是永续地支持我们学琴练琴的动力。


在谈到基本功的训练时,叶老师首先从自己的学习经历讲起。叶老师的演奏在初中到高中阶段有了很大的突破,是因为有了一套很高效的练琴策略。


首先,练琴要有专门的空间用来心无旁骛地练习;


其次,好的手型手心应该是中空的,不能只靠手腕或手指,而是要做到腕指结合,并合理运用手臂去演奏一些声音较为宽宏的段落;


最后,通过对《将军令》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乐曲的示范,叶老师为小琴童们详细讲解了基本功练习的前期热身、身体部位运用和长期时间规划,再次强调了基本功独立于乐曲练习的重要性。通过叶老师的悉心讲解,现场的小朋友和家长们明白了练琴要具备的条件和高效具体步骤。


 周望 中央音乐学院古筝教授


《筝音绕梁,和鸣天籁——古筝重奏表演艺术公开课》



周望教授在本场讲座中介绍了古筝重奏的定义、特点和技巧,并通过演奏示范和解析,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筝重奏的艺术魅力。


首先,周老师解释了古筝重奏的概念,强调了古筝重奏的独特之处,以及它在展现古筝音乐多样性方面的优势。


其次,周老师指出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异。中国音乐更注重横向思维,即旋律线条的流畅和意境的表达;而西方音乐则更注重纵向思维,即和声的丰富和声部的层次感。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古筝重奏的演奏中。


而后,周老师为训练古筝多声部重奏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各个声部的平衡、呼吸与动作的统一等。


最后,立足于三组学生的示范,周老师分析了《百花引》、《保卫黄河》和《翡翠》三首古筝重奏乐曲,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创作背景、地域风格、技术难点和音乐处理等问题,这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


通过本场讲座,参展者及家长们聆听到古筝演奏中“众乐乐”的天籁之音,拓宽了对于古筝重奏表演艺术的认知,感受到了古筝重奏的魅力。


 杨雪 中央音乐学院二胡教授


《感受音乐的美好——杨雪二胡讲座公开课》



讲座伊始,杨雪教授提问:音乐是什么?杨老师的答案是:音乐是由好听的声音组成的作品。立足于此定义,杨老师开启了本场讲座。


首先,杨老师为大家讲述了二胡的历史,她为大家介绍了化石乐器措琴、二胡的“爷爷”奚琴,并提出现今音乐学界关于二胡由来的看法——胡琴家族是由弹奏类乐器演变而来。


其次,杨老师介绍了二胡大师刘天华与阿炳的生平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并赞颂了两位大师在音乐及其他领域的成就。


而后,杨老师说想要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你需要明白手中乐器各个部分的功用,因此杨老师为大家讲述了胡琴的形制,包括琴头、琴弦、千斤和琴轴等。形制的不同造就了多样化的胡琴种类,杨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二胡、中胡、高胡以及粤胡等不同的胡琴。

此外,杨老师谈到了二胡的两个乐器特征:第一,二胡似人声;第二,二胡擅长演奏优美的旋律。


最后,杨老师以《青城山下白素贞》的多个演唱及演奏版本谈到了音色,包括京剧演唱、粤剧演唱、古筝以及笛子的版本。


本场讲座结束后,杨老师寄语孩子们:感受音乐的美好,将这种美好带给聆听你音乐的人!坚持学习,因为厚积才会薄发!


评论1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