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综合】| 不忘初心 传鲁筝意蕴—— 沈阳音乐学院“鲁筝小套曲解析与演奏活动”简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的现象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有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为了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继承鲁艺精神,传承鲁筝经典,2021年12月1日13时,由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研究生部联合主办的“鲁筝小套曲《高山流水》、《四段锦》的解析与演奏”学术活动在沈阳音乐学院综合楼国际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此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沈阳音乐学院鲁筝系列教研活动”的倡导者高亮教授介绍赵玉斋先生对于山东筝乐艺术的成就并讲解鲁筝“小套曲”的来源,二是由我院研二、研三古筝专业在读研究生分别以文字解析和演奏的方式对经典作品《高山流水》和《四段锦》进行解析。


在活动开始的前一周,高亮教授组织古筝专业学生在线上系统学习了赵玉斋先生的演奏视频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并介绍了赵玉斋先生的艺术生涯以及对中国古筝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分享了赵玉斋先生在沈阳音乐学院任教期间珍贵的照片及教学资料。为活动的顺利举办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在本次活动开始之际,高亮教授阐明了活动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我们的民族文化事业,而我们作为民族艺术的传承人,更应该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借用著名筝家王中山先生曾提出的“传承是文化血脉的承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明确,我们是中国人,要守住我们的根和魂”,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们所作的文艺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的活动,正是通过山东筝乐中代表性的音乐风格和作品研究,来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


 


(《鲁筝老八板传统流派乐曲研究--第一大套曲概说》一文影印本)


高亮教授还介绍到: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赵玉斋先生在《鲁筝老八板传统流派乐曲研究--第一大套曲概说》中提到:山东古曲套曲又称为“雅乐”,可见是由宫廷仕家转入民间并得以流传的。由此能够看出,传统山东筝乐艺术有“大套曲”和“小套曲”之分,历史悠久,传承有序。鲁筝第一大套曲是鲁筝“大板”筝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山东筝曲《高山流水》为第一大套曲中的第四大板,《四段锦》是第三大套曲中的第四大板,而小套曲包含在大套曲中,第一大套曲实为大套夹小套,曲曲相连。我们此次活动正是基于这两首作品,希望能够让大家明晰山东筝乐艺术的独到之处。




(高亮教授解读《鲁筝老八板传统流派乐曲研究--第一大套曲概说》)


黎连俊传谱,赵玉斋演奏的筝曲《高山流水》由《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和《书韵》四首小曲联缀而成,是鲁筝第一大套曲中的第四大板,也是仅存的“鲁筝小套曲”之一。这几首传统的山东筝曲在山东菏泽地区流传已久。学者苏本栋先生在《山东古筝乐艺术以及在民间的传承》中提到“筝乐传统在菏泽地区由来已久。民间相传在西汉时期,有一宫廷乐女流落郓城、鄄城一带,传授了很多筝曲”。结合资料,研二学生袁艺文、李静然、李涵、杨美璇以分段讲解的方式从乐曲的文化背景、技巧特征、情感内涵等几个方面来对《高山流水》进行了精讲分享并逐段演奏。


《风摆翠竹》着重描绘了“风摆翠竹两婆娑”的意境,且主要运用山东筝派独有的大指小关节“托劈”(又称“小摇”)技法,以及左手大幅度颤音,突出了山东筝动静相宜,明快清脆的意蕴。回顾赵玉斋先生的“小摇”技法,可以说极具颗粒性,绝妙的描绘出了翠竹在风中摇曳的美丽景象。

 


(研二学生袁艺文演奏)


《书韵》意在模仿朗朗读书声以及抑扬顿挫的腔调,生动形象的表达了古人读书时的韵味,主要运用了快速的“抹托”(民间俗称:小勾搭)技法,并将这一技法配合小关节“托劈”和滑音,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山东筝中的上滑音多于下滑音的特点。

 

 

(研二学生杨美璇、李静然演奏“碰八板”《高山流水》)

 

研三学生赵楚翘、黄子真、尹雯雯、赵英琦分段解析并演奏的经典筝曲《四段锦》是由赵玉斋先生编曲,《清风弄竹》、《山鸣谷应》、《小溪流水》和《普天同庆》四首小曲连缀而成,每一段旋律的展开都根据标题的提示分别表现不同场景,赵玉斋先生的演奏形成鲜明对比,环环相扣,使听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清风弄竹》以清秀舒展、轻盈柔美的音调表现了“清风徐来,绿林猗猗”的诗情画意。赵玉斋先生的演奏,充分体现弄竹的轻柔美感。 

 


(研三学生赵楚翘演奏)


《山鸣谷应》,运用了大量快板小关节托劈,速度与第一段形成明显对比,力度也不断加强,描绘深山幽谷的奇异场景。山东筝特有的“小摇”技法,铿锵有力,富有颗粒性,演奏出特有的视听效果,宛如群山中回荡着的风声撞击在空旷山谷石壁上的声音,情绪表现高涨,色彩极为浓烈。


曹正先生50年代撰写的《乐曲解说》中,也给予《四段锦》高度的评价:“此曲的重点在《普天同庆》一段中,试用了一些新的技巧,借以体现有继承、有发展的目的。此曲曲调优美、曲意明朗愉快,诚如传统快板曲中之锦绣一般,故以“集锦”之意命题,同时也是因为传统的演奏形式分题不能代表全曲含义,而以“四段锦”见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鲁筝大板筝曲,其大套曲及小套曲所使用六十八板结构,由八个乐句组成,每一句都是由八板构成,一般是在第五句多出四板。正如曹正先生所说:“大板曲,全曲为六十八板,按八行大八板记谱,合计为六十八板,那么其余四板怎样处理的呢?在山东琴曲里是记成第五大板之后。”

 


 (研三学生黄子真、尹雯雯演奏碰八板《四段锦》)


在两首作品的精讲分享之后,分别由杨美璇、李静然以及黄子真、尹雯雯用传统“碰八板”的形式演奏了《高山流水》和《四段锦》,明快灵巧,音韵流畅,增添了节奏的趣味性以及曲调的丰富性,产生出丰富的色彩效果。以民族化的和声和织体展现出山东筝曲的独特风味,体现了浓厚的情感意蕴和独有的人文情怀,锦绣山河的美丽画卷,响彻演奏厅之中。


受到高年级同学精湛演奏的鼓舞,研一的学生也踊跃的展露琴艺,先后由陈雪菲和刘怀宇齐奏了《大八板》,康梦琦和李洁齐奏了《凤翔歌》,这两首经典的山东筝曲又将活动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高亮教授演奏《高山流水》)


活动的尾声,高亮教授亲自为到场的观众倾情演绎了筝曲《高山流水》,演奏过程中没有佩戴义甲,最大程度的还原了传统山东筝曲的风格意蕴。在他的演奏中,将鲁筝风格的把握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但音色饱满,并且在左手作韵的部分展现出极为深厚的功底,使在场的学生们无不动容,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演奏之后,高亮教授还与大家分享了他在大学时期与赵玉斋先生学习的经历。赵先生作为一名教师,每周两次专业课都是尽职尽责,风雨无阻,对学生倾囊相授。特别是在学习传统作品前,学生都会跟先生进行乐谱的唱念。这些传统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研习筝乐也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并且,高亮教授对此次活动作出了总结性的补充和指导,《高山流水》和《四段锦》两首筝曲作为目前仅存的两首鲁筝小套曲,对于每个古筝的传承者来说都有着重大意义。希望参加活动的同学和爱筝人士能够加深对鲁筝小套曲深刻的理解,并且更好的参与到接下来的鲁筝系列教研活动中来。



(活动全体参演师生合影)


“鲁筝小套曲《高山流水》、《四段锦》的解析与演奏”学术活动是沈阳音乐学院“鲁筝教研系列活动”的又一延续,立意新颖,内容详实,使参加活动的师生和古筝爱好者对两首经典作品加深了理解,从根本上明确了“大小套曲”的关系,并对传统山东筝乐艺术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


作为山东筝乐艺术的传承人,我们更加有责任重视和推广传统文化中有益的部分,同时更应该严格按照“古筝行业标准”中传统筝乐技法的规定来进行研习,严格按照山东筝的演奏技法(包括大指“小摇”等)以及音乐特色,融入山东筝乐艺术的沿袭之中,努力追寻前辈缔造的艺术成就,不断激励自己,去攀登新的高度!

 

                                

(新闻来源:魏巍、杨美璇)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