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浙江音乐学院首届“弹拨乐艺术周”闭幕式音乐会圆满落幕!

2018年5月17日19:30,浙江音乐学院首届“弹拨乐艺术周”闭幕式音乐会在浙音标准音乐厅如期进行。


开场曲目扬琴协奏曲《浙调》由戚浩笛创作于2017年,音乐以浙江温州乐青山歌《对鸟》为素材创作而成。采用扬琴与小型民族室内乐协奏的形式呈现,是新古典风格、民族风格兼具的扬琴协奏曲作品,旋律高亢悠扬,音乐清新爽朗,描绘了江浙山水间的美好风光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景象。


扬琴:徐艺方  指挥:周 杰

二胡:张咏音  中胡:何 娜

竹笛:赵  琦  笙 : 申玉晶

中阮:贾真珍  大阮:陈京京


古筝、三弦重奏《新开板》是根据河南曲剧改编而成的一首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古筝作品。乐曲以粗犷热烈的旋律以及充满活力的节奏,表现了丰衣足食的农民劳动时的愉悦心情。


演奏:姜水林、倪蕾  伴奏:马丽

   

    

正楷的八种笔法“侧勒努钩策掠啄磔”起笔与不同形态的点,其中包括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之韵律。作曲家陈怡由此八种运笔的动势产生了对琵琶独奏曲《点》的音乐想象。



演奏:李跞

 

三弦独奏《梅花韵》根据中国北方说唱音乐“梅花大鼓”过板改编而成。全曲由中板、慢板和快板组成。乐曲在保留传统技法和风格基础上,赋于独特的韵味和色彩。


三弦:陈京京

中胡:张咏音  竹笛:赵琦  琵琶:高思超

扬琴:徐艺芳  古筝:王琦  大阮:齐闻多

打击乐:马丽

 

《津轻上河原节》在日本是一首广为人知的用津轻三味线伴奏的民谣,同时也是津轻三味线的代表曲目之一。其特点是具有演奏者极强的独创性与即兴性,且极具津轻三味线的独特韵味,深受大众喜爱。


演奏:山口浩司

 

《那须与一》选自于日本军记物语《平家物语》。讲述的是平氏与源氏在屋岛之战时,那须与一”惊人一箭“的战争史话。此作品正是将那须与一射落金扇时千钧一发之际的紧张情绪与戏剧色彩凝聚在音乐的演奏当中。


演奏:藤高理惠子

 

原创器乐音乐剧《老北京胡同》(又名:儿时记忆)(四幕组曲),应古筝演奏家毛丫之邀创作于2017年,并由其在同年首演于日本东京。器乐音乐剧是毛丫创立的一种箱体式结构的音乐会形式,灵感来自于百老汇的歌舞剧以及近年纽约上演的实境舞台剧,旨在以乐器为主要载体,以听觉感受为主体媒介,以现场演奏为阐述剧情的主要表达方式,即“用器乐讲述故事”。《老北京胡同》是毛丫原创器乐音乐剧的初生雏形,全局素材通入了北京的相声、自行车铃、京韵大鼓、京剧声腔、京腔叫卖、邻里寒暄… …该音乐剧以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节奏为线索,按时间段分为<晨梦初醒>、<嬉游午巷>、<古墙余晖>、<适夜撷趣>四幕场景。四幕一气呵成,不同场景之间以实境表演以及现场电子音乐演奏为衔接,同时现场电子音乐演奏与其他跨界艺术表现形式时隐时现穿插于各幕乐曲之中,使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古筝:毛丫  津轻三味线:山口浩司  现场电子音乐:李英姿

 

琵琶独奏《晚秋》由李博禅创作于20154年,“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演奏:杨婧  钢琴:李渊清


扬琴二重奏《觅》由我国著名作曲家杨青教授创作,运用了全音阶为创作素材,其中涉及到旋律旋法、和声、音程和技法等,是一首具有现代主义精神的当代扬琴作品,并且突破了传统扬琴音乐“四平八稳”的音乐审美观念。后由上海音乐学院扬琴成海华教授改编为扬琴二重奏作品。


演奏:魏敏、施泓妤  打击乐:姜可欣

 

古筝协奏曲《梦回临安》是周展、盛秧夫妇读岳飞《小重山》一词有感而作,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一段如烟的历史往事中。乐曲以江南音乐为素材,通过引子、小快板、柔板、急板、广板等几个部分,分别描绘在激荡不安的战争岁月中,勇士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勇往直前的场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暖风熏人的柔情美景;马蹄声碎、鼓角齐鸣、金戈铁马激烈的战争场面以及壮志未酬、满腔惆怅化作一腔的悲愤之情,催人奋进。英雄莫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千年之后有知音。此曲荣获浙江省第十届音乐舞蹈节作品铜奖。


古筝:盛秧  协奏:翡翠筝团

筝I :孔俏俏、沈蕾、楼琳、李禹彤  

筝II:黄轶璠、方菲、王亦微、张一鸣

钢琴:仇潇潇  贝斯:张妍艳  打击乐:黎正涛、董鑫泽

 

浙江音乐学院首届“弹拨乐艺术周”在这场音乐“饕餮大餐”中完满收官。一周的时光,不短亦不长。从讲座到音乐会,我们聆听来自国乐不同却精彩的声音,我们思考传统音乐的去向,反思对国乐的行为。感谢此次活动,让我们期待下一届“弹拨乐艺术周”的到来!


(新闻来源:中国古筝网驻地记者 郭旭 / 指导老师  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孙焱)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